手游这种东西的出现,是有其时代背景和普遍原因的。
首先是网民电子设备的持有情况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可以看一下 CNNIC 的这份互联网发展情况报告:
截至2021年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14亿户,较2020年12月增加1985万户,其中,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65亿户,较2020年12月增加1.66亿户。
在大量用户放弃使用电脑,改用手机,大量的互联网场景被从 PC 剥离的大环境下,大家变得不再需要一个大屁股机器也能做到日常生活中几乎任何事情,手机也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默认的计算设备。手机的存储和内存变得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 PC,游戏这个场景自然也是如此。于是,网游这种在 PC 网吧里很流行的游戏形式,也被搬到了手机上。而一部网游具备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单机游戏难以达到的,那就是对剧情的组织和处理。
这就需要牵扯到两种游戏的“体制”或者说是固有特性问题。任何游戏多少都会有些剧情,方便大家了解游戏的基本情况和设定,还有助于培养玩家对于游戏的情感和代入感。即便连球球大作战这种只是联机玩家互相吞食的手游,也是有剧情视频的;再比如现在被大家伙诟病的《热血传奇》,剧情也是有的,还意外的不错。官方的小说总共有三部,分别叫《古之书》《沙之书》和《启示录》,每部里面都有两到五章不等,每章大概两节,故事还蛮宏大;b 站上也有视频,视频 1、视频 2;同人小说也是有的(我没仔细看,但是网上搜出来一大把)。其实实话《传奇》在一开始并不是现在大家印象中的杀马特氪金游戏,它是点卡制的,装备和战力真的是全靠打;后来宣布永久免费之后变得比以前更烧钱了,才遭到大家痛骂的。
至于为啥现在的玩家对网游印象那么差,一想到网游就想到充钱氪金,其实还是因为当时《传奇》这种游戏免费道具收费的盈利模式,变成了各国网游的工业标准(《传奇》的开发者最早是个叫娱美德的韩国公司),并且《传奇》审美实在难以让现在的人恭维,才变成低质量游戏的代名词的。它的免费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塑造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网络游戏的面貌。甚至现在很多软件的收费模式都变成所谓的“订阅制”,其实就相当于网游里面的“通行证”“大小月卡”之类——一样的道理。
扯远了。上面想讲的其实是,从技术上讲,除了游玩模式的不同(游戏内容的加载或玩法是否依赖网络),网游(包括手机端的网游)和单机游戏并无其他差别,甚至连盈利模式都可以不在这个讨论范围之内,单机玩家完全没必要因为自己玩的是单机游戏,就对网游和网游玩家口诛笔伐。
下面终于要聊到剧情了。这是网游( 包括手机的网游)和单机游戏相比所具有的一个巨大优势。为啥是优势呢,先来看下两种游戏各自的几个相关特点。
- 网游有玩家在线情况和留存的考核指标,而单机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售卖的份数。
- 网游可以实时动态地考察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动作;单机游戏则很难做到这一点——除非全程联网。
- 网游通常通过下发 OTA 包体的方式更新游戏内容;单机游戏发表补丁通常只解决游戏中的程序错误或性能问题,游戏内容和世界观的更新通常靠发行续作(很典型的,比如国产三剑系列)。
从这几个特点来看,单机游戏的世界是“有始有终”的。毕竟 DLC 的发行总归有限——超过了游戏的更新和维护周期,它就再没有更新了。即便能够反复游玩,甚至二周目可以携带一周目的属性数据这些,即便给后面的续作埋下伏笔,它也只是“一部”游戏。网游则不太一样:对于故事性非常强的游戏而言,主线剧情的完结意味着游戏生命周期的终结,而对于需要保持游戏在线率的网游而言,不更新剧情和活动,玩家肯定蹭蹭地跑。
当然,这里说的不是那种依赖对战这种玩家之间进行交互的游戏。某些对社交依赖极强的手游,肯定不在乎剧情;玩家和怪单纯比数字大小的游戏,也不在乎剧情。
就像需要连载的网文一样。《校花的贴身高手》这电子书连载了十年还没完结,作者的都市男性向小说写着写着就成了玄幻修真小说,世界观越卷越庞大,什么新场景都来了。当作者描写的世界观超出作者本人的文学素养和水平支撑的时候,它就会完结或者烂尾了。
所以,网游和网络小说一样,一个比较好的优势就在于它便于展开庞大的剧情和世界观,便于“持续集成”“持续交付”,不然,也没办法持续性地通过新英雄、大小月卡这些东西来可持续地挣玩家钱了。
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各种厂商似乎都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说好听点叫做“可持续发展”,说难听了就是“持续薅羊毛”。不管是音乐、书籍、电子游戏、网络服务,都是如此,厂商不再通过经典的“你掏一次钱我卖你一个东西,两不相欠”的交易模式和客户交互了,而更像是 NetFlix 这种“租光碟”“借书”的模式——实体产品服务化,服务持续吸金。东西买来不再是买主自己的,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人更少地被互联网厂商叫做“客户”,而是被叫做“用户”。
原话不太记得了,谁说的也不太记得了,但是这句话很有意思,“只有两种行业把他们的客户叫‘用户’:毒品和软件”。
在一个人越来越“买不到东西”的时代,在一切都在被绑定在国内外互联网公司暗无天日的所谓“生态”里面的时代,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实在是太难了。